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龍之傳謠 016 【炎帝神農治天下】

龍之傳謠 016 【炎帝神農治天下】



游獵逐草居無所                桑蠶耕作定中土
神農炎王治天下                百草為用萬民好


炎帝榆罔乃炎帝神農氏的八世子孫,炎帝里的曾孫。

自神農氏登天子之位稱帝以來,歷代炎帝世居于帝都空桑。以空桑位處中土,便于聯繫四方諸侯國,朝貢于天子。

榆罔自小父親去世,性格陰沈好鬥,常常與蚩尤為伴。其人為政急功而近利,好武勇鬥,決事喜用武鬥,勝者為是,敗者為非。而叔父蚩尤一身武功蓋世,為人獨專自大,故天下人敢與蚩尤爭辯為敵者,可謂必死無言。結果,天下諸侯多有為蚩尤所害,諸侯群臣多有對炎帝離心的。

故此次蚩尤作亂,天下諸侯皆袖手旁觀,不願救助炎帝。

*
 昔日,少典國君少典氏娶有蟜氏之女兒安登為正妃,生有二子。長子名叫石年,是安登遊玩于華陽之時有感神靈所生。石年成長于姜水之域,故又以姜為其姓。長成後以火徳代伏羲氏為王治理天下,世人稱之為炎帝,他也就是榆罔的先祖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之發源地本于烈山,故神農氏又號稱“烈山氏”,亦稱“連山氏”。其未稱帝之先建國於伊水之域;後來,鄰國的耆國臣服於神農氏,兩國合併為一而稱之,故神農氏又號稱“伊耆氏”。

神農氏以前,天下人民以狩獵禽獸之肉為食,採摘田野果子以作充飢,而未知有耕稼畜牧之術。及至炎帝之時,一日,上天雨降粟于大地,炎帝以為種子,耕地而種之,種子發苗生長,結五穀以為食糧。從那時起,炎帝觀察記錄天時四季之變化,以冬至、夏至為四時之定位,擇以良辰吉日,選取合宜地土,斵木為耜,揉木為耒,教導百姓種植五穀。五穀種而興農事,炎帝又教導百姓畜牧禽獸之術。天下百姓不用再流浪天涯,居無定所,過着那些逐水草為生的生活。因為有了固定的居所,食糧得到了穩定的供給,各種技術也發展起來,文明隨之不斷的提升。

炎帝治理天下,祈求下雨,上天則五日爲行雨,十日爲穀雨,十五日爲時雨。當時,風調雨順,萬物咸利,故世人稱之謂“神雨”。

為了便利天下百姓于農事,炎帝命專人開始專治理農功,校正四時之節氣,審度寒溫,以推測早晚之期。定立曆法,頒布施行于天下。

一日,炎帝神農氏問事於火官祝融氏:「朕若利民稼穡,何以行之?」
祝融氏回答說:「帝若利民,編制曆可為民法之。」
神農氏說:「朕之學識有限,還請先生賜教。」
祝融氏說:「四月之節,日在卯,昏翼中,曉牽牛中,斗建于巳位之初,其日丙丁,以丙丁屬火,故主夏日。其蟲類為羽族,又以南方朱鳥為羽蟲之長,凡有羽之類皆屬于火,故曰其蟲羽。
立夏之日,螻蟈鳴,後五日則蚯蚓出,再後五日則王瓜生。盛德在火,當祭天迎夏于南郊。

中氣,日在畢,昏軫中,曉須女中,斗建于巳位之中。
小滿之日,苦菜華秀,後五日靡草死,再後五日小暑至,此時當無起土功,無發大衆,無伐大樹,無妨農耕之事。天子初衣暑服,無大行田獵,以含桃先薦于寢廟。

月之節,日在參,昏角中,曉危中,斗建于午位之初。
芒種之日,螳螂生,後五日鵙,始鳴,再後五日反舌無聲,縶騰駒,班馬政,聚蓄百藥。

中氣,日在東井,昏亢中,曉營室中,斗建于午位之中。
夏至之日,鹿角解,後五日蜩始鳴,再後五日半夏生。祀皇地祗于方丘。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夏至之日,陽氣欲衰,陰氣欲興,陽曰生,陰曰死,至之日相與分。君子齋戒,以陰陽相爭之時,務欲安靜。薄滋味,無致和,謂陰氣始興,身尚靜,味尚薄。節嗜欲,定心氣。以微陰扶精不可散。無用火于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台榭。以是月暑氣方盛,可以登遠望,順陽氣居于上之故。

六月之節,日在東井。昏氐中,曉東璧中,斗建于未位之初。
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于壁,再後五日幼鷹乃學習。

中氣,日在柳,昏尾中,曉奎中,斗建于未位之中。
大暑之日,腐草爲螢,後五日土潤溽暑,再後五日大雨時行。命有司人入山行木,無有斬伐。以其未堅成之故。」


炎帝神農氏說:「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