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龍之傳謠】 - 001 【千年夢】

龍之傳謠 - 001 【千年夢】

前序

崑崙生混沌兮盤古天地旦
三皇傳萬代兮氏族主世間
有巢燧人王兮華夏始更新
四時日月轉兮百姓實無爭
地動山岳搖兮聖人河洛生
伏羲統天下兮八卦顯大能
煉石補青天兮天后女媧閒
神農牧民耕兮醫藥解民困
五帝出一脈兮禮樂治人間


「伏龍!你追逐我已有千萬年,你不疲累嗎?」
「我奉大靈神之命捉拿你,你若不就擒,我豈能回去覆命。」
「你就放過我一次吧。你不累,我也快給你累死了。」
「魔龍,我勸你還是快快受綁,否則休怪我手下無情。」
「難道我怕你嗎!」
「這些年來,我麾下的兵將和你的人馬死的還少嗎?」
「你若不肯放過我,大不了與你同歸于盡。」
「儘管同歸于盡,我也不能放你。」
「好!你今日若不能滅我,日後我必滅你龍族。」

二人打了起來,戰鬥威力使得地動山搖,天昏地暗。

「哈!哈!你看到嗎?縱使我為你所擒,滅世浩劫也會再次降臨大地。」

伏龍眼見大地將近毀滅,心中有所疑慮。就當他疑慮的一殺那,魔龍看準了那一逝即迅的機會,以至命的一擊將伏龍擊倒在地上。
只是聽到一聲慘叫,伏龍猛然的摔倒在地上。這時的伏龍再也沒有還擊之力。
本來伏龍的戰鬥力勝於魔龍,卻因一時的分神,招至一敗塗地。

「伏龍使!」
有一少年人見到伏龍被擊倒,即時從戰鬥中抽身而出,飛到伏龍身旁。
「飛龍,我已是無力再戰。你立即帶領其他人離開此處,回去向大靈神覆命。」伏龍低聲的向少年人說。
「大使者,我們不走。」飛龍說。
「你們不是魔龍的對手,會被他打至煙消灰滅,永遠存在于“玄冥天”之中。」
「不,我不能撇下大使者。」
「聽我說,魔龍是奈何不了我的。一會兒我使出最後的一點真氣,用“大法”將魔龍等人暫時封鎖于“無極天”中,你們就趁此機會逃走。」
「大使者...」
「快!」伏龍催促飛龍。

飛龍一轉身,伏龍就施展出大法。那種感覺是飛龍從未有過的。
「不好!太大意了。」魔龍也感到伏龍所施展大法的威力,不禁大叫起來。可是,知道又如何。說話間一道強光迎面撲來,魔龍等人都消失了。

「你們還不快走,魔龍很快就會回來。」伏龍以意念對飛龍等人說話。

為了不枉費伏龍的一片苦心,飛龍等只得含淚而別。

飛龍等人剛剛一走,魔龍又再次出現在伏龍跟前。這時的伏龍只是閉上眼,默默的盤坐在地上。

「大尊者,幹掉他嗎?」
「不!伏龍與我一樣有不死之身,消滅不了他。況且他與我都是大靈神座下兩大尊者,我又豈能如此待他。」魔龍說。
「那該怎辦?」
「我要他比死活得更痛苦。」魔龍說。
「有比死更痛苦的事?」
「我要將他封禁于“玄冥天”中,親眼看我怎樣消滅龍族。哈...」魔龍說完就大笑起來。


「不!不!不要...」
「老主人,你怎麼了?」門外的侍女問。
那位老主人滿頭大汗,猛然的坐了起來。那時正是三更半夜,屋內漆黑的一片。
「沒事,剛才只是發了個可怕的夢?」老主人回答。

老主人呆呆的坐着,思想了一會兒。
「你們進來,扶我起來梳洗。」老主人說。
「諾!」

門外的侍女們手持油燈走進房間。其中二人走到床邊為老主人更衣穿履,另外二人準備梳洗物件。

「兌在嗎?」老主人說了一聲。
「屬下在!」門外即時有人應聲而答。
「你立即去傳幾位少主和八方族長來我這裡。」
「諾!」



各人都在睡鄉之中,有那麼急要在這時候叫人來。



【龍之傳謠】簡介

【龍之傳謠】簡介 

作者 : 易龍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她自己起源的傳謠。在華夏大地上,散居了我國大大小小的不同民族,她們或都有自己祖先的傳說;然而,說法雖多,卻是同出一源,他們都是炎黃子孫,擁有着同一的傳謠 ──“龍之傳謠”。

本故事由盤古天地初開,歷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 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帝禹高密氏...
述說華夏歷史中的傳謠神話時代。

在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大多數是傳謠中的人物,劇情多以玄幻虛構為主,但也並非沒有可能發生的。

本書為第一部,述說蚩尤作亂,黃帝軒轅氏為天子炎帝征討蚩尤,與蚩尤發生了連場大戰。故事中涉及了古時各國的關係,與天子炎帝和軒轅氏之間的關係。有神化玄幻戰爭的場面,也有激烈神化的武打場面。

龍之傳謠(第一部)的內容分載為:
1.       序幕
2.  蚩尤作亂
3.  炎帝神農
4.  少典
5.  巍峨崑崙
6.  泰壹神矛
7.  西康國主
8.  諸侯會師
9.  天討將軍
10.  天羅奇局
11.  涿鹿大戰
12.  國師狂蝄
13.  軒轅神劍
14.  蚩尤之死
15.  炎帝榆罔

千年帝主千年夢,百載臣子百載奴,十日為王十日難,一朝稱霸一朝狂...
揭開了華夏大地千百年的帝主之爭。



「所謂“龍木風兮天地生”,這一句所指的當是我老祖宗伏羲。」
「何解?」
「“龍”當是指“龍族”。普天之下,稱為“龍族”者,也只有我伏羲氏一族。龍族的始祖又王天下者,當是老祖宗伏羲也。先祖以風木之德王天下,東風所及,陽回大地,草木繁生。故我龍族後人又以風為姓。」
「那“天地生”又是甚麼意思?」
「“天地”者,當是指先祖所創的“乾坤八卦”。乾坤者,天地也。乾象天,坤象地,乾坤陰陽之變化,乃天地萬象之徵兆。
先祖伏羲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府則觀法於地,中觀鳥獸之文,與天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定天地之位,分陰陽之數,推列三光,建分八節,以文應氣,凡二十四氣,消息禍福,以制吉凶。」

*

太昊伏羲氏始畫八卦,以“連山”名易,君臣、民物、陰陽、兵象始明於世。河圖出於世,於木枯月命其臣飛龍氏造六書。

其於後草木一易之木王月,命其臣潛龍氏作甲子曆法,伏制犧牛,冶金成器,教民炮食,易九頭為九牧,因尊事為禮儀,因龍出而紀官,因鳳來而作樂。

命降龍氏和率萬民,命水龍氏平治水土,命火龍氏炮冶器用,因居方而置城郭,天下之民號曰“天皇”。

天皇伏犧故為龍族之始祖。

*

「那下一句又是甚麼意思?」
「“烈炎火兮八世燌”這一句所指的當是炎帝神農氏。神農氏又稱烈山氏,炎帝是其帝號,火是其帝德,神農氏以火德治天下。」
「奶奶,那“八世燌”又是甚麼意思?」
「你們知道從炎帝神農氏傳到這一代的天子炎帝 榆罔,有多少代嗎?」

各人都口中唸唸有詞,屈指數數算。

「是第八代。」眾人齊聲的說。
「這就對了。」
「難道在這一代的天子會發生甚麼事情嗎?」
「“八世燌”的意思,依我推斷應該是指天子之位當傳八世而終,也就是烈炎燌燒八世的意思。烈火當以燌燒為活,然而,“燌”也是帝王最終的歸宿。」
「不會吧!神農氏乃先祖伏羲所選定的天子繼任人。難道是先祖選錯了人嗎?」
「說話不能如此說。你明白先祖當日為何要揀選神農氏嗎?難道我伏羲氏無子孫可繼任嗎?」
「孫兒不明白。」
「先祖以神農氏有大德。揀選他是要順天應人,造福於天下蒼生。」
「難道我伏羲氏子孫繼任為天子,就不能造福於天下嗎?」
「這是天意呀!非人力所能改變。」

「哪上天又為何要廢棄神農氏?」
「奶奶我也要問問你們。」
「奶奶,妳想問甚麼?」
「先祖女媧為何要煉五色石補青天?」
「那不就是因為穹蒼被共工所破壞了嗎?」
「老大,你給奶奶說說這事吧。」
「孫兒認為先祖補天的目的是要拯救地上的萬民。」
「不愧是我龍族的長子!說得好!這也就是天意。」

「如果上天要棄絕神農氏,那又將由誰來繼承天子之位?」

「要發生的事情到此時為止,日後的事又有誰知曉?」
「不!這人應從下一句中尋得啟示。」風后接著說。
「但“軒丘燒盡黃土見”這一句,似乎是沒有甚麼特別的。」
「你們都認識少典國國君公孫軒轅,是嗎?」老奶奶接著說。
「軒轅大哥,我們當然熟識他。」
「但是你們當中有誰知道他的身世來歷嗎?」
「有甚麼特別嗎?」眾人都搖搖頭說。

「軒轅大哥與這一句有著關係嗎?」風后問。

「公孫軒轅之先祖乃炎帝神農氏同母兄弟,神農氏繼任天子位為炎帝,其弟世嗣本國少典國為國君。
少典國國君之正妃附寳,因感電光繞斗而有身孕,生子於軒轅之丘,因此取名軒轅,姓公孫。這就是你們所認識的軒轅大哥了。
他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繼承了少典國國君之位。」

「那麼這“軒丘”是指軒轅大哥嗎?」
「奶奶想的也是這樣。」
「天下之大,難道沒有其他人也生長於軒轅之丘嗎?」
「應該是有的。但是要像公孫軒轅這樣的人,天下間卻是未有所見。」

「若他真的會成為天子,那他又將會在何時取代炎帝登上天子之位?」
「依奶奶看來,他當在“燒盡”之後。」

……